找到相关内容814篇,用时9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七:食肉戒、食五辛戒

    所以肉生命,因此食肉是杀生。古人云:“一日食斋,天下杀生无我,一日食肉,天下杀生汝”。虽然食肉而不杀生,但市场上,所有屠宰,都是为食肉的人而杀的。 夫食肉者,断大慈悲佛性种子。 ...若食彼众生肉,世世结怨,失彼受化因缘。 食肉得无量罪,若故食者,犯轻垢罪。 楞伽经云:“无量因缘故,不应食肉——众生从本以来,常为六亲;亦为不净气所生长,臭秽不净;令修行者失慈悲心;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20242588851.html
  • 为灵山秀水吟唱——《放歌九华》代序

    自然与人文胜境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五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文明风景区。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十三年(754)年冬,应友人邀请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竞秀,如诗如画,脱口吟诵出:“妙二气,灵山开九华”,...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迄今已一千三百八十八年历史。晋唐以来,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牧、苏东坡、王安石等文坛泰斗,吟诵于斯,留下了无以数计的诗文佳作;黄宾虹、张大千、刘海粟、李可染、赵朴初等书画巨擘,泼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12091226.html
  • 石墨镌华——长治石刻艺术

    日用器和石制文化用品及艺术品,如石桌、石案、石砚、石屏等。   (10) 其他类镌铭石刻,如界桩、界碑等。   (11)非石质仿碑碣铭刻,如砖质墓志、陶瓦质建筑铭刻等。   以内容,则祠、庙...墓表、行状墓志等碑碣;宗教经文碑;中医药方碑;平面镌刻图画碑;各种乡规民约、契约碑;天灾人祸纪事碑;公共事业纪事碑;名人手书、诗文及书法绘画碑;界碑;革命烈士及事件纪念碑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2292663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不修福慧戒

    杻械枷锁,系缚其身,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,皆应讲此经律。 菩萨教众生修福,自己亦得福,教众生修慧,自己亦得慧,为大众讲说大乘经律,令众生得慧自己又得慧,是谓大乘平等大慧,人人。大乘经中智慧...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前文识得戒体而先后,此文,庄严戒体而修福慧。 若佛子,常应教化一切众生,建立僧坊山林园田,立作佛塔,冬夏安居,坐禅处所,一切行道处,皆应立之。 佛是两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08204996334.html
  • 佛教僧团的分裂

    毗舍离七百结集。  僧团的分化,大约一直持续到西元前一世纪;初期大乘佛法萌芽、发展后为止。分化出来的部派,十八部或二十部之说,实际上,到后来支末的分化,可能还不只这个数量。现在依印顺法师的四阶段法,...不同名称的律与:如赤铜鍱部为“铜鍱律”,大众部为“僧祇律”,说一切部为“十诵律”,法藏部为“四律”,化地部为“五分律”根本说一切部为“毗奈耶”(或称为“根律”)。经、律之外,另论典的成立,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251733.html
  •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

    虽然如此,此三者是主观、客观,及由此而生的认识,三者可视为同时存在,因为没有时间先后之,所以二者顺序应该都可以。  《六六经》的识,如前所述,虽然也被用于表示心的主体之意,但是,本来仍是指认识作用的...310]也各种十分详细的说明。  关于恶德烦恼,依数字列举,:三毒、三结、三漏、四暴流、四缚、四取、四颠倒、五盖、五悭、五浊、五下结、五上结、七结、八邪行、九结、九慢、九爱本、十不善业道、二十一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448004.html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一)

    二心唯一因。  二因二十二。四十七三因。  三、摄作用(注12)    在摄作用中:  所谓作用,即结生、、转向、见、闻、嗅、尝、触、领受、推度、确定、速行、彼所缘及死的十四种。  其次应知由结生、、转向、五识处等的区别,则彼等(八十九心)的差别处但成十种(注13)。  此中二舍俱处推度(心)、八大异熟(心)(注14)及九色界、无色界异熟(心)共十九心,名为结生、及死的作用。  其次(于无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442085.html
  •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

    中皆容故,此心必净,无染污故。客性心者,谓所余心,非诸有情多安住,亦诸位非皆容:断善根者必无善心,无学位中必无染故。……如是但约心相续中,住本性时说名为净,住客性时暂容有染。   本净的 “...上座部大师觉音的《增支部注》卷一,则将经中“此心清净”的“心”,具体解释为“分心”。分心一译识(巴bhavanga),略称“”,《大乘成业论》谓出于从上座部分出的赤铜鍱部所奉经,大众部经中名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5849042.html
  • 性具善恶之辨正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 379页 详夫诸佛说数,不无异同,应机别也。诸祖继述,必门,随时益物殊也﹔或显圆实,或说法相。显圆实者,语或偏指,而体用一如,立义圆遍﹔...,何也﹖种子辨相权说,性具理事圆实,抑而不滥。是故辨种等名数,终必消归真如。真如亦满之异,如识论十真如。依地修显,乃属于权,必经台、贤圆教融之,方克满证真如性具之义。凡言真如,本是圆极,有无即非,...

    瞻风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771137.html
  • 《无量寿经》的“秘密”

    以上的菩萨们,声闻、缘觉、人、天没。这是真的,你就是今天念《华严》,念《法华》,你能不能得到利益?若不回向求生净土,真实利益你得不到。真正能得到利益,是一万人中难得一个,所以它虽然是一乘了义,但不圆满。对中、下根性的人,它不能普遍的度化。 净土法门是‘三根普被’,上根、中根、下根都。莲池大师讲的,什么人没呢?不信的人就没。只要你相信,肯发愿,肯依照这方法来修行,人人都。修学净土宗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4276598.html